日前,“基加利制冷能效—中國項目”啟動,將通過支持制定制冷能效戰略和政策、制冷設備能效標準和標識以及推動市場轉型等活動,幫助中國在提升制冷能效的同時使用氣候友好型制冷劑,削減氫氟碳化合物的使用,使中國到2020年,將高效、氣候友好型制冷產品的市場份額比現在提高10%至15%。
相關(guan)數(shu)據顯示,隨著社會(hui)快速(su)發展(zhan),氫(qing)氟碳化合(he)物(wu)(wu)的(de)(de)(de)排(pai)放量(liang)正(zheng)(zheng)以(yi)每年10%的(de)(de)(de)速(su)率增加,增速(su)居各類溫室氣體之首(shou)(shou)。2016年10月15日,包括(kuo)中國(guo)(guo)在內的(de)(de)(de)《關(guan)于消(xiao)耗臭氧層(ceng)物(wu)(wu)質的(de)(de)(de)蒙特(te)利爾(er)議(yi)定書》締(di)約方在盧旺(wang)達首(shou)(shou)都基加利一致通過(guo)了《基加利修正(zheng)(zheng)案》,旨在減(jian)(jian)少(shao)氫(qing)氟碳化合(he)物(wu)(wu)的(de)(de)(de)生(sheng)產和(he)使(shi)用(yong)。根據聯合(he)國(guo)(guo)環境署公布的(de)(de)(de)數(shu)據,在這(zhe)一修正(zheng)(zheng)案的(de)(de)(de)限制下減(jian)(jian)少(shao)的(de)(de)(de)氫(qing)氟碳化合(he)物(wu)(wu)排(pai)放,預(yu)計可避(bi)免本世紀末全(quan)球溫度(du)升高0.5攝氏(shi)度(du)。
《基(ji)加(jia)利(li)修正案》將于(yu)2019年1月(yue)1日(ri)正式(shi)生(sheng)效。中國作為第1類國家,承諾到2024年凍結和淘汰(tai)氫氟(fu)碳化合物的使用,并(bing)在2029年啟動(dong)削(xue)減進程。
專家指出,作為制冷設備的生產和使用大國,我國在提高制冷設備能效、減少氫氟碳化合物的使用方面將起到關鍵性作用。以房間空調器為例,中國的年產量約為1.3億多臺,占全球市場的70%,且產業集中度高。同時,中國還大量生產旋轉式壓縮機、多聯式空調機、冷水機組、集中式暖通空調等設備。因此,中國向更加氣候友好型的制冷劑轉型,將對全球市場減少氫氟碳化合物的使用產生重要影響。
除了氫氟碳化合物的直接排放,空調能效的高低同樣與溫室氣體的排放有著直接關系。根據測算,如果中國家用和商用空調的能效水平能在2020年前提升30%,到2050年,其累計溫室氣體減排量就相當于減少52.1Gt二氧化碳的排放,也相當于節約22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。
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王善成表示:“從2006年至2016年,我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37.3%,累計節約能源18億噸標準煤,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近40億噸。僅以空調行業為例,我國過去10年家用空調的整體能效水平平均提高了20%。下一步,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加強國際合作,‘基加利制冷能效—中國項目’的實施,將對我國空調器乃至整個家用電器行業提高能效發揮積極作用。” |